大家好,我是一条西湖醋鱼,被捞起来送进小厨房,当天第60 2条上盘的鱼。
我记得那天被端上餐桌的时候,小客人夹走了我肚子上两块肉,就放下筷子了:“鱼又酸肉又柴,一碗卖5块都不吃。”
我是鱼中小六(儿),我不优秀我认了,但整个“西湖醋鱼”菜圈的尊严,我还是要的,我挣扎着支起老腰从盘里起来,问小客人:“我可能是不好吃,那是因为我不正宗,正宗的是好吃的。”
小客人翻了个眼,随后掏出手机,先是打了个差评,然后打开12306,订了去淄博的火车票。
好气啊,淄博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在齐国的时候。没想到,今儿我堂堂新一线城市的名菜,被他们那几根烤串抢了风头。
那一天真是我鱼生中的至暗时刻,先是我的家乡风评被害惨——“杭州美食荒漠”冲上热搜,再是在一场场口水战里,我们西湖醋鱼被当靶子喷。说我们徒有其名,说我们不配代表杭帮菜。最不能忍受的,是有人写了个段子,论各地商战场面:
“广东商战:用开水浇死对家的发财树
福建商战:把对家的财神换成奥特曼
上海商战:把对家咖啡机搞坏
杭州商战:给对家的工作餐换成西湖醋鱼”
我们醋鱼不要面子的吗,从来没被黑这么惨过。难受到无语凝噎,鱼尾一伸,厥过去了。
等我醒来的时候,已经过去三个礼拜了。摇醒我的,是个肚子上挂着四圈膘的白胖子。这橡胶人说自己叫米其林,虽然是个做轮胎的,但是副业搞美食指南的,轮胎卖得不咋地,副业那是运营得风生水起。他告诉我:“你还有机会。”
据说这个胖子已经在上海、广州、北京和成都发布过美食指南了,但凡他去过的城市,保证能吸引一大批吃货来打卡;但凡入他眼的餐厅,流量那是蹭蹭往上涨。
说实话,我挺感谢这个胖子能来杭州,能看见我们的好。很久之前就有经济学家用统计学分析过,装修、服务、周边环境是白胖子挑选的主要因素。白胖子5月30日发榜,我倒是要看看到时候都是些啥餐馆上去,看看你个胖子有没有胆量把我们西湖醋鱼抬上去。
其实嘛,身为一条土身土长的杭州鱼,我是知道我们杭州一直以来就有一手好牌。
我们有故事。纪念岳飞的定胜糕和葱包烩、讲的是家国情怀;苏子做的东坡肉,宋嫂做的糖醋鱼(没错,就是我们西湖醋鱼祖师爷),讲的是快意江湖。
我们有传承。南宋《山家清供》,近一半美食仍在杭州很流行,书里本来失传的名菜“蟹酿橙”,也被大厨复原了,蜚声海外;清代杭州吃货袁枚写了古代版美食指南《随园食单》,提出的“调味须知”,至今仍是我们浙菜对鲜味最极致的追求。
我们还有市场。2022年,杭州餐饮收入达到1171亿元,长沙都只有咱一半,北京也比我们低200亿;餐饮老字号收入全国前三。
但是好像,这把好牌大家也没看见,毕竟人家是来吃的,我总不能骄傲地晃着尾巴只给人家讲文化吧?虽然几个月家乡父老们也没闲着,一边悬赏百万鼓励杭帮菜标准制定,开展推进杭帮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;一边又花大力气举办“味美浙江”餐饮消费欢乐季。还有包括杭州国宴设计师金大厨、联播男神康辉也出来给杭州正名,隔壁鱼圆、定胜糕也纷纷出战。我们全杭州都很拼,每一道食材都在努力了。但是,游客们还是把我们按在“荒漠”上,不得动弹。
他们说,“最热门的景点里没有美食”:雷峰塔边只有卖香肠玉米茶叶蛋的小店;岳王庙旁最显眼的只有肯德基。
他们说“最市井的小吃已经消失在街头”:火了800年,曾经1块钱一副的葱包烩如今真的好难找。
他们说,主要还是我们这些鱼不给力,“最有名的菜最难吃”:草鱼腥气重,甜酸味也不符合很多人的口味,难吃到全国出名。
他们说的,我们全杭州都听见了。
名菜名不副实?我家老板已经四处奔走相告了:“以后我们家不用人工养殖的普通草鱼了,通通换成没有土腥味的开化清水鱼了。”听说这段时间,小伙伴们的空盘率上升了。听得进建议,总归还是有成效的嘛。
不够有烟火气?杭州已经开放外摆,有了越来越多的夜市和小吃街,出摊做葱包烩的奶奶们,一个月卖出的葱包烩能绕西湖一圈,赚得比金平尔还多。
不求寻回千年前苏子“天下酒宴之盛,未有如杭城也。”这样“美食天堂”招牌,但已经看到了努力的空间,希望各位给我们杭帮菜一点逆风翻盘的时间,吊起来的胃口,还是想让你落胃的。
最后,身为一条西湖醋鱼,我鼓起勇气,弱弱地问你一句:“我,还有机会吗?”
互动话题
你多久没吃过西湖醋鱼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