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,浙江一农妇在村口的池塘边洗衣服,猛然感觉身后好像站了一个人,扭头一看,当即吓出了一身冷汗,竟然有一个陌生男子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!


这天的温岭三房村还是一样的宁静,村民们闲来无事,有坐在路边闲聊的,有在院子里忙活的,但突然,从村口池塘方向,传来了女人撕心裂肺的喊叫声。


“快来人!快来人啊!”


听到这熟悉的声音,村子里的壮汉们连忙往池塘赶,不少人还顺手抄起了身边的家伙。


等众人赶到池塘边,只见村里的李大嫂(化名)正和一个陌生的男子对峙,手里还不断挥舞着木棍。


大家一看这情况立马就有了判断,好啊,这是遇见流氓混混了!


话不多说,几名村民上去就要把男人压起来,可谁知道对方也是一脸惊恐,连连摆手解释:“误会,一场误会啊!我是咱们温岭博古馆的工作人员啊!”


这话一出,村民们都停下来了,但还是半信半疑,李大嫂也呵斥道:“什么工作人员,你刚才鬼鬼祟祟哪像个好人!”


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


原来,这天李大嫂照例带着自家的脏衣服来到池塘边开始忙活,也许是因为来的比较早,其他的小媳妇、姑娘都没见人,她只好自己蹲在一边。


可洗着洗着,她总觉得心里发毛,平时熟悉的环境也让人坐立不安,不得不说,女人的第六感真是神奇的一种存在。


李大嫂咽了咽唾沫,小心的回头看了看,可这一看可把她惊掉了半条命,竟然真的有个陌生男人一声不吭的站在自己后面。


这个男人一声不吭的,也不知道来了多久,就这样直勾勾的看着自己,李大嫂顿时尖叫起来。


也正是这样,她才喊来了村里的其他人,但看着男子的意思,似乎这里面还真有什么误会。


就在大家僵持不下的时候,村长赶过来了,这个男子也连忙从兜里掏出了自己的证件,他还真是博物馆的专家。


李大嫂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一半,也放下了手里的木棒,但还是有些生气:“那你刚才那是干嘛呢?”


男子连忙指了指池塘边的一块石板:“我刚才是看你脚下这个石板呢,想搬回去研究一下。”


人们低头一看,原来他说的是村子里用来洗衣服的一块石板,常年都泡在水边,压根没人在意过。


可既然这位专家盯着看了那么久,想来确实不是什么普通的物品,于是大家也很配合的帮忙把它搬了出来。


等到石板的全貌呈现出来,村里人再没见识也看出来了,这上面又有字又有刻画的,肯定是个文物啊。


李大嫂等人都愣了,这石板最早是从山上挖下来的,一直当成搓衣板的东西,竟然真是个宝贝?


只见这石板大约有一米左右,5厘米左右的厚度,背面有着精美的浮雕,正面密密麻麻的字,仔细辨认还能看出其中有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几个字。


专家也是非常惊喜,更是目不转睛的看了起来,这很有可能就是一块圣旨碑。


他表示想要带这块石碑回博物馆研究,村长和村民们自然也明白,这是给国家做贡献的事,于是连忙答应,还帮忙把石碑给搬上了车。


而没过多久,石碑的来历就弄清楚了,它的历史要延伸到清朝光绪帝时期,是恩赐给一个叫林修的官员的圣旨。


从碑文中可以看到,这位林修就职于光禄寺,因为一件事得了圣心,所以被光绪帝封了五品官,还光宗耀祖,连父母也跟着受封。


为了让这样的荣耀传承下去,林修便将圣旨的内容刻在了石碑上,之后随着清朝消亡,林修后人辗转流亡,这块石碑便就这样埋没在三房村,成了一块“搓衣板”。


这件事之后,三房村也在附近火了一把,不少人都慕名前来,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隐藏的秘密传奇。


不过可惜的是,因为年代过于久远,三房村中姓林的人也有很多,所以再难找到和林修更多的相关资料了。


不过,如今这块神奇的石碑还被收藏在温岭博物馆,也算是给这件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

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,这样的类似故事其实还有很多,许多埋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文物也在机缘巧合中重新面世,为我们对过往的朝代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。


这也算是一种别样的传承和乐趣吧......

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及视频)为创作者平台"快传号"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